第698章 你還真是個能吏
堵胤錫一行在夏鎮接到崇禎之后,又沿著運河往南走。 一路上居然看到不少荒地,這讓崇禎的眉頭一下蹙緊。 “堵卿,這又是怎么回事?”崇禎伸手一指運河邊荒著的土地,問道,“這些緊挨著運河的水澆地,為何也沒人耕種?” “圣上,實在是招不到流民耕種。” “招不到流民?那你就免掉一年田租。” “臣已經免去了三年田租,還是招不到流民。” “啥?免掉三年田租還是招不到流民?不至于此吧?” 這下崇禎也感到有些意外,雖說常年戰亂導致河南、山東的人口大量損失,但還是有不少人口逃到了江南,所以只要河南、山東這邊給出足夠優厚的條件,比如免租或減租,還是可以吸引逃走的流民返鄉來耕種的。 “是真招不到。”堵胤錫苦笑道。 “因為就算三年田租全免,流民返鄉也不劃算。” 聽到這,崇禎就反應過來:“不如留在南直做工更賺錢,是嗎?” “是的。”堵胤錫點點頭說,“一個成丁返鄉懇荒,最多種十畝,種植甘薯的話平均每畝收四石左右,每石紅薯價值1元,就算不用繳一分稅,一年忙到頭撐死了也就40元,但是當下在南京、蘇州以及揚州等地,小工每月可以掙5元!” “5元?”崇禎嚇了一大跳,南直的工資漲這么高了嗎? 在他的印象中,各家工廠工坊的小工工資都是1到2元,3元就已經技術工種了,只有老師傅才能拿到5元以上的高工資。 堵胤錫又說道:“所以流民根本就不愿意回來種地。” “這樣可不行。”崇禎皺眉道,“人都跑去城市做工,農村不就沒人種地了?農民都不種地了,糧食從哪來?那不得鬧糧荒?” 崇禎一下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也是工業發展過速造成的后遺癥:人工不夠用了。 根據萬歷六年的數字,南直的總口數大約兩千多萬,考慮到有許多紡織廠、針織廠、印染坊等工坊都有雇用女兵,所以整個南直的可用勞動力至少有1500萬,其中至少有三分一已經集中到了各個大城市,也即500萬! 崇禎無法想象,這么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居然還不夠。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帶英帝國總人口也才600萬口。 不知不覺之間,南直的工業人口居然膨脹到這個規模了嗎? 城市用工不足,必然導致工資上漲,而城市工資上漲又必然會對農村的勞動力產生虹吸效應,直接后果就是沒有人再愿意留在農村苦兮兮的種地。 盡管現在只是露出一點小小的苗頭,但是崇禎已經意識到了危險。 沒人種地對于大明來說是很麻煩的,因為大明的農業生產還沒有進步到只憑少量勞動力就能養活大量人口的程度。 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解決的辦法似乎只有三個。 一個是開歷史倒車,恢復太祖時期的里甲戶籍制度,將農民禁錮在農村,不允許勞動力的自由流動,這樣一來,農村的田地就不用愁沒人耕種。 第二個辦法就是用行政手段強行提高糧食的收購價。 只要糧食的價格提上來了,農民種地打糧有利可圖,也就不會想著進城,畢竟進城務工要背井離鄉,還要跟妻兒分開。 但是這兩個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城市的用工荒不解決,資本家只能通過提高工資來吸引農村勞動力,到時候就會產生大量黑工,甚至于拐買人口。 而且會對工業發展形成嚴重阻礙。 所以最好還是第三個辦法,提供充足的人工。 眼下的南直,之所以工資漲這么高,是因為物以稀為貴,人工不夠用了,但如果能在短時間內向江南市場投放大量的廉價人工,那么高企的工資立刻就會被打下來,那么城鄉之間的剪刀差也就不復存在,對農村勞動力也就沒有了虹吸效應。 堵胤錫也苦著臉說:“圣上,臣也正為種地的事情發愁呢。” 頓了頓,又接著問:“這次滅掉滿清,不是抓了挺多戰俘?” “是抓了不少戰俘。”崇禎笑著說道,“滿人婦孺有20多萬,包衣奴才20多萬,八旗漢軍有10多萬,八旗蒙古有2萬,還有將近40萬練勇,加起來足足有90多萬戰俘,咋?堵卿你是盯上這些戰俘了?” 堵胤錫涎著臉說道:“圣上,滿人和蒙古人就算了,但是那些包衣、練勇還有八旗漢軍好歹也是漢人,要不然小小的懲戒一下就算了,再然后發來河南種官田?作為懲罰,可以對這些罪民的田租定高些,比如說定為每畝一斗?” 崇禎卻是斷然拒絕:“不行,這也太便宜這些奴才。” 這些數典忘祖的奴才就只配修一輩子鐵路,永遠別再想做人。 大明現在是缺人口,但是不管怎樣也有上億的人口,不缺這90萬。 堵胤錫嘆了口氣說:“圣上,這樣的話等明年河南的壯勞力就更少,好不容易才復耕的田地只怕又要再次拋荒。” “這不會,朕會想辦法解決。” 停頓了下,崇禎又接著說道:“年底之前一準能解決。” 君臣一行說話之間,就已經來到徐州城外,只見徐州城的氣象與兩年前又自不同,甚至連城廂外也搭滿了屋宇,街邊還有大量的攤販。 伴隨著戰事的平息,經濟的恢復,尤其是大明還都北京之后,徐州正快速恢復其南北通衢的商業地位,商業很快又變得繁榮。 …… 崇禎并沒有在徐州做過多的逗留。 甚至連徐州的一眾官員都沒有見,崇禎就直接過了徐州南下。 五天之后,崇禎就帶著禁衛旅趕到了浦口,冶鐵御史陳良弼已經在這里等了五天,他是接到內閣急遞后匆匆趕來浦口面圣的。 陳良弼覲見崇禎就為了一件事情——鐵料! “陳良弼,朕沒有時間聽你廢話,請你給朕一個恰當的理由,別的工坊熟鐵只賣5元百斤,為何漢陽冶鐵工坊要賣15元百斤?” “因為鐵路建筑工坊要的鐵料實在是太多。” 陳良弼鎮定的說道:“如果是幾萬斤或幾十萬斤,漢陽冶鐵工坊也可以5元百斤的價格賣給大明鐵路建筑工坊,但是大明建筑工坊要的卻是30萬噸鐵料,如此龐大之數目,就不能再以5元的低價賣出。” “其中道理很簡單。” “以漢陽冶鐵工坊目前的生產力,根本提供不了。” “所以要想接下大明鐵路建筑工坊的這筆大生意,大明冶鐵工坊需要投入大量的本錢到礦山中開鑿更多的礦井,還要搭建更多的煉爐等設施,還需要將派到江南做工的工人都接回去,但是我們已經跟江南的各家工坊簽了契書,一旦解除用工契約就要賠付三倍損失,所有以上這些成本最后都要分攤進鐵料的價錢之中。” 頓了頓,又接著說:“15元百斤真不能再低。” “你把漢陽冶鐵工坊的工匠賣到江南做工了?” 崇禎感覺腦瓜子嗡嗡的,這特么的也是個人才啊。 “是的,從去年底開始,江南用工的工錢就開始暴漲,臣覺著漢陽冶鐵工坊的工匠閑著也是吃白飯,就把他們賣到江南做工,每工每月足有5元!” “漢陽冶鐵工坊足足有10萬工匠,你賣了多少人過來?” “臣賣了8萬工匠過來,不過圣上,漢陽冶鐵工坊的工匠已經沒有10萬那么多,臣接手的時候就只剩下不到9萬人。” 短少的1萬多工匠估計不是累死就是礦井塌方被活埋了。 崇禎沒有糾結工匠數量,又接著說:“也就是說只工錢一項,漢陽冶鐵工坊每個月就能收入40萬?陳良弼你還真的是個能吏啊。” 這話倒沒有諷刺的意思,這個陳良弼的確是挺會算經濟賬的。 從這點,路振飛倒是真的沒有用錯人,陳良弼確實挺會賺錢。 但是毫無疑問,陳良弼壞了崇禎大事,因為崇禎當初讓吳晉錫創辦漢陽冶鐵工坊的初衷就是大量囤積鐵料,以備將來造鐵甲艦用。 現在不光水師造鐵甲艦需要大量鐵料,修鐵路更要海量鐵料,可是被崇禎寄予厚望的漢陽冶鐵工坊卻幾乎被陳良弼給徹底關停掉。 崇禎心頭瞬間有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 當下崇禎耐著性子說道:“內閣的急遞收到了?” “已經收到了,但是請恕臣無法辦到。”陳良弼不亢不卑的道,“臣方才說了,與江南的各家工坊或工廠都簽了契書,毀約就需支付賠償金,除非戶部能支付這筆賠償金,否則臣實在無法將這8萬工匠贖回到漢陽冶鐵工坊。” 崇禎的一句我日泥瑪差一點就脫口而出。 不過話到嘴邊又咽回去,皇帝要注意形象。 “賠償金的事朕來解決。”崇禎黑著臉說道。 “你只負責將這8萬工匠帶回漢陽,要盡快!” 陳良弼當即拱手一揖說:“既如此,臣謹領圣諭。” 陳良弼說完就愉快的轉身離開,崇禎卻險些氣到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