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實力不允許
崇禎又讓盧九德把人形靶移到二十步。 這下子命中率就更加高,近乎于全中。 也就難怪,盎撒的龍蝦兵非要把第一波火力齊射的距離定在三十米以內,因為三十米以內的火力齊射,燧發槍的命中率百分之百。 既便是考慮到啞失率,綜合命中率也超過八成! 換句話說,三十米內的一次火力齊射,可以給敵軍造成己方數量八成左右的傷亡,這無疑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這樣的話,就算在向前挺進的過程中,被敵軍干掉四成左右的己方士兵也沒什么,因為進入三十米后,只需一波火力齊射就可以找補回來! 然后從第二波火力齊射開始就是血賺,一直賺! 不得不說,龍蝦兵非要撐到三十米內再行開火,是有科學依據的。 崇禎覺得,撐到三十米內進行第一波次的齊射,對于軍官和士兵的心理素質要求實在太高,這對于一支新軍來說有些強人所難,但是五十米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新募的步兵通過一段時間訓練以及鍛煉,應該能夠達到。 測試完了命中率后,崇禎又接著開始測殺傷力。 測試結果,二十步內(30米),鎖子甲加棉甲再加鐵札甲三重甲可以輕松擊穿,這個殺傷力就比魯密銃還要厲害。 因為魯密銃既便是在二十步內,也無法擊穿建奴白甲兵的三重甲,這點已經在徐州云龍山的大戰之中得到過證實。 當時的魯密銃真拿建奴白甲兵沒辦法。 普通的鳥銃就更加不用提,全是擺設。 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打造這桿燧發槍的可是最頂級的一批鐵匠,尤其是銃管,對于鐵匠技術的要求就更加苛刻。 今后實施批量生產后,燧發槍的性能肯定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畢竟,大明兵工廠的鐵匠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你不能指望幾千個鐵匠的手藝都跟這十幾個鐵匠一樣好,所以燧發槍的參數肯定會有下降。 但是二十步內擊穿三重甲應該沒問題。 換句話說,今后就再不用懼怕建奴白甲兵的近身搏殺! 但是建奴白甲兵除了近身搏殺外,還可以在五十步甚至八十步外放冷箭,所以還得看燧發槍在五十步甚至八十步外的殺傷力。 當下崇禎又讓盧九德將人形標靶移到了三十步外。 然而當距離增加到三十步(50米)時,燧發槍殺傷力就急劇下降。 在三十步的距離,燧發槍只能打穿一重甲,鎖子甲、棉甲或鐵扎甲都能夠打穿,但只能打穿一重甲,兩重甲就沒有辦法擊穿。 而到了五十步(80米)外,就連一重甲都無法擊穿。 不過普通戰襖、還有普通的皮甲還是可以輕松擊穿的。 這也是黑火藥時代前裝滑膛槍的最大缺陷,用圓錐形彈頭的話出膛后容易翻滾,命中率簡直沒法看,用圓形彈頭的話空氣阻力又大增,動彈的衰減非常厲害,超過五十步就基本無法擊穿甲胃,超過百步就幾乎沒有殺傷力可言。 看起來,要想依靠燧發槍完全壓制白甲兵仍舊辦不到。 到了三十步外,白甲兵對火槍兵可以占據碾壓性優勢。 不過也沒什么,因為建奴白甲兵數量有限,而且養成時間很漫長,而明軍火槍手的數量很快就是十萬起步,而且訓練養成的時間極短。 單純的拼消耗,建奴根本不可能拼過明朝。 更何況,明軍肯定還會裝備車營來保護火槍手。 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護火槍手不被建奴白甲兵殺傷。 最后崇禎估算了一下射速,每分鐘大概可以打放兩槍。 需要說明的是,崇禎給高起潛配了紙殼彈,所以才有這樣的射速,要不然這個老閹貨不可能有這么快手速。 每分鐘打放兩發,這已經屬于是火繩槍的極限射速了。 再訓練有素的火槍手,打放火繩槍每分鐘也只能打兩發。 但是高起潛打放燧發槍明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換成一個訓練有素的火槍手至少可以做到每分鐘三發。 如果再給這個火槍手熟悉一段時,每分鐘四發也有可能。 這樣的話,燧發槍的火力輸出密度就不是火繩槍的三倍,而是三倍密度加兩倍射速,實際火力強度相差六倍!這簡直就是劃時代革命性的火力提升! 想到這里,崇禎就再也按捺不住,得趕緊制定燧發槍的生產工藝。 然后讓大明兵工廠、戶部兵工廠以及所有的小作坊加班加點的生產燧發槍。 一定要趕在下一次大戰爆發之前,讓大明的新軍裝備上燧發槍以及標準化之后的紅夷大炮,這樣的話,野戰就再也不憷建奴。 當下崇禎便讓十幾個老鐵匠圍過來。 “各位老師傅,咱們把燧發槍的整個制作過程再從頭到尾捋一遍。”崇禎道,“看看有哪些地方還存在困難,先從銃管卷制開始。” “銃管卷制沒問題。”負責卷制銃管的老鐵匠說道,“這燧發槍的銃管卷制,跟鳥銃、魯密銃的銃管卷制差不多,沒有太大區別,唯一的問題就是有些耗時間,一尺長的銃管就得卷好幾天才能夠最終成形。” 崇禎又問:“焊接呢?焊接有沒有問題?” 負責焊接的鐵匠說道:“焊接更沒問題,都是響銅末大焊。” 不等崇禎發問,第三個鐵匠也接著說道:“萬歲爺,打造燧發槍并不比魯密銃困難,就是構件多出了不少,尤其是板機有許多構件,每個構件的銼制、打磨然后組裝,可能會麻煩一些,但也不是不能解決。” 崇禎一擺手說:“扳機肯定不能再用手工銼制,得統一澆鑄。” 負責澆鑄的鐵匠說道:“如果澆鑄的話,就得用失蠟法澆鑄,要不然澆鑄出的構件不夠精細,很可能會組裝不上。” 頓了頓,又道:“就是用失蠟法有些貴。” “貴也用失蠟法澆鑄。”崇禎乾綱獨斷道。 內務府現在不缺銀子,所以崇禎想要一步到位。 當下崇禎又讓人把詹仰之找過來,問道:“詹翁,大明兵工廠的制銃車間統共已經生產多少支新式魯密銃?” “現在?”詹仰之愣了一下答道,“新下的訂單,一支都還沒有生產出來。” 大明兵工廠現在已是流水線作業,都是按照批次先進行備料,再然后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往下流轉,直到最后才是總裝環節。 所以要么是一個批次一千支同時生產出來,要么一支都沒有。 現在第一批的一千支新式魯密銃,剛進入給銃管鉆孔的工序,就是將銃管剛鍛打成形時的中心小孔,擴大到四分。 這道工序是最耗費時間和成本的。 一個是鉆得慢,第二個就是鋼鉆很容易斷。 所以現在,大明兵工廠一支新式魯密銃都沒造出來。 “那就不用再生產新式魯密銃了。”崇禎擺手說,“換燧發槍!” “啊?換燧發槍?”詹仰之的臉色垮下來,心說圣上你不能這樣啊,你這樣想起一出是一出,我們很難做啊。 “對,換燧發槍!”崇禎沉聲說道。 “可是,可是……”詹仰之急得快哭出聲,“一千根銃管都已經在鉆孔打磨,一千根銃管正在焊接,還有一千根也已經卷制好,這三千根銃管都作廢?” “銃管沒關系。”崇禎笑道,“燧發槍銃管跟魯密銃是一樣的。” “噢,那還行。”詹仰之松了口氣,只要銃管不作廢就沒什么。 崇禎又接著說:“還有,你這一個月一千支的產量可是不夠啊,得繼續擴充。” 大明兵工廠的魯密銃生產線大概每三個月可以造好三千支銃,平均月產量差不多就是一千支左右,這里邊還沒考慮不良產品率。 “圣上,這個真的擴充不了。”詹仰之叫苦道,“已經是極限了,不是因為臣拿不出銀子搭建更多廠房爐子,實在是沒那么多堪用的老鐵匠。” “現在僅只是月產一千支銃,就要三千老鐵匠。” “如果將產量提升到兩千支,就還得三千個老鐵匠。” “這還沒算給老鐵匠打下手的學徒,加起來就得一萬多個鐵匠。” “就這還只是魯密銃的車間,除了魯密銃還有虎蹲炮,再還有紅夷大炮,真要是按著圣上您的要求,大明兵工廠得招三萬鐵匠!” “可現在整個南直隸甚至整個大明朝都沒有這么多堪用的鐵匠。” 頓了頓,又道:“不過等再過個一年左右就好了,等一年之后第一批鐵匠學徒差不多就可以出師了,到時產量就能翻倍。” 聽到這,崇禎就忍不住嘆了口氣。 就算產量翻倍,也不過月產2000支燧發槍,真不夠。 所以說,不是詹仰之不想接大單,實在是實力不允許。 要是能夠造出蒸汽機就好了,有了蒸汽機作為動力,就可以制造鍛壓沖床,那時候銃管的加工就再也不用拿著鐵錘敲打,速度就會幾何級增加,還有鉆孔就更不用說,鉆床的效率是手工十倍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