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標識
書迷正在閱讀:下堂妻,但是博愛(NPH)、滬上煙火、直播在妖怪幼兒園養崽后我紅了、七零之海島美人、嫁給男主他哥后女配覺醒了、芳香盈盈、合租挑戰(百合ABO)、漂亮炮灰[無限]、我在非洲草原當奶爸、釣秋水
附近的女孩兒不是太多,李不辭就只好找小男孩一起。 但是往往玩了沒兩天那些新朋友就避著李不辭不和她一起了。 后來李不辭才知道周圍鄰居覺得她太野太瘋,可能會把他們孩子帶壞。就不允許自家孩子和李不辭這種潛在壞女孩玩。 但是大人們潛移默化的態度往往會導致一些想不到的后果,后來孩子們發現李不辭在哪里都不受歡迎之后竟然把她當作樂子去欺辱。 一開始只有兩叁個人,后來人數越來越多。 有些被耳提面命的男孩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遵從和融入不歡迎李不辭的群體,就會去欺負李不辭。 比如會在李不辭落單不和mama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就過去嘲笑李不辭是個沒娘的孩子,家里人根本不管她也不在乎她。 還專門編了一首兒歌去笑話李不辭娘不管爹不疼,后面還發展到冬天拿水槍噴李不辭和用石頭砸她。 《厭女》里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就是男人不是因為喜歡女人而情色化女人,而是為了融入別的男性群體所以去表現出自己喜歡色情、喜歡女人。 對李不辭的欺辱也是為了融入群體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他們需要一個標識來證明他們才是一類人,就如同成年之后集體情色化女人一樣。 現在的李不辭只是他們之間為了表達相互忠誠的一個紐帶。 只要欺負李不辭,那就說明他們是一類人。 這一切給李不辭帶來了很多傷害。 因為這個原因,李不辭在小學的課堂上經常偷偷哭。 女老師發現了她的異常后詢問李不辭發生了什么情況。 聽了之后她也很無奈,小朋友的行為背后往往有成年人態度的顯性。 如果真的只是教訓幾個小孩,那很簡單,難的是這些小孩背后壞且愚昧的大人。 她只能安慰李不辭,跟她說:“只要好好學習,就可能有希望突破現在的這種困境。學習雖然不能改變命運,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活。” 李不辭把這些話聽進去了。 也許她也沒有辦法吧,除了這條路是明亮的,其他逃離的路前方似乎都是一片黑暗。 只通向未知的地方。 如果煎熬和學習真的能改變這一切就太好了。李不辭想。 之后她就開始更努力地學習,成績也變得越來越好。 她足夠努力,哪怕是晚上蹲在廁所里也要打著手電筒背書學習。再困的情況下,休息之前也要解出不會的數學題。 這種學習勁頭在他們那個鄉村小學也是很少見的。她仍舊是那個異類,甚至更加受到憎恨了。 因為她成了大人嘴里用來對比和打壓的別人家的孩子。 小學的時候李不辭的成績一直非常好,上初中時也依舊保持著。 在初中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李不辭作為城鄉幫扶的學生去市里交換了一段時間。 在一個學期的期末里,李不辭考到了年級前叁的位置,然后順理成章作為政策特優生被留在了那里。 也就是在那里認識了陳弦歌。 其實在初中的情況和在高中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優中選優。 不過不太一樣的是初中是人中選優,高中成了狼人里選狼王了。 這些人學起習來都不是人了。 李不辭高中的時候也是作為初升高名列前茅的特優生升入上海外國語的。 同樣和李不辭用同樣途徑升入這所高中的還有一些人,都是在各個學校里面最優秀的孩子。 被選拔來上海外國語提升升學率以及豐富學習氛圍。 鯰魚效應在這里實在用錯了,上海外國語中學本身 學習氛圍就夠濃厚了,不需要外力來增加壓力。 它本身的學生生源已經足夠優秀,孩子們都負重前行,背負的壓力已經不能夠用一個量詞來形容。 同樣的,特優生到了這里之后大部分都不習慣。 原本在自己學校里名列前茅的孩子到了這里變成了中游,很容易有心理落差。 落差之下成績更加難表現得像之前那么好。 再加上這里面的學生都是從小就開始學各種東西,基礎不同。 這些單單憑著努力或者一點天分拼上來的孩子肯定和從小就受到培養的那種孩子是不一樣的。 最重要的不同就是沒有底氣。 身后沒有支持的孩子總是更如覆薄冰,就像李不辭。 因為不習慣,很多特優生因此轉校了,抑郁和焦慮在上海外國語中學的空氣里飄蕩。 有人吃飯都要跑著去,就為了節省幾十秒的時間,多看那么一小會兒的書。 在吃飯的時候,一邊在嘴里咀嚼食物,一邊眼睛還要一眨不眨地看著手里拿的小小的知識手冊。亦或是把飯放在左邊,左手拿勺子,右手拿筆,又要吃飯的同時又要寫作業。 這種場面簡直太過詭譎、怪異和令人崩潰了。 簡直是21世紀的奇觀。 李不辭也在日復一日的沉淪中感到絕望。 但是她又覺得不服氣,不甘心就這樣草率地狼狽退場。就是想要拼一口氣。就覺得自己都到這里了,憑什么要轉校? 她哭過不知道多少次,但是也沒有動過任何想轉校的想法,她不甘心。 李不辭就是覺得自己要是像那些不習慣的人一樣就這么走了,自己就輸了。 她就是這么倔強的性子,要不是有這股倔勁兒,她也不能從垃圾堆一樣的家庭里面脫離出來。 這就是李不辭一直以來具有的沖勁兒,那種不認命也不愿意認命的骨子里的抗爭精神。也就是這種抗爭精神和不服輸的性格一直在深深地吸引著晏若為。 后文補充說明 本文可能采用的名詞說明(也就是免責聲明 有些是提到了前人的智慧,在文章里 鯰魚效應,原是指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后來,鯰魚效應是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是2015年上海叁聯書店發行的書,作者是(日) 上野千鶴子。 《第二性》是法國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創作的社會學著作。 作者以涵蓋哲學、歷史、文學、生物學、古代神話和風俗的文化內容為背景,縱論了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歷史演變中,婦女的處境、地位和權利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女性個體發展史所顯示的性別差異。 (第二性在前文或后文會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