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克街13號 第123節
“媽,你怎么不開燈呢?” “怕我的影子透過落地窗窗簾讓你們看到,影響到你們的擁抱。 感覺如何,約會了一天的我的乖女兒。 我覺得這個小伙肯定很會討女孩子開心,肯定用花言巧語把你迷得團團轉了。” 尤妮絲搖了搖頭, 道: “我不這么覺得,我覺得他很沉穩又很風趣,和他在一起時,有一種和父親在一起的感覺。 所以,媽,你不要對人家有偏見啦,雖然他確實長得很好看。” 詹妮夫人聞言, 深深地嘆了口氣, 用手扶著自己的額頭; “媽,你不舒服?”尤妮絲上前關心道。 “不是,而是當年我和你父親約會完后,也是這么對你外婆評價你父親的,沉穩又很風趣,有父親的感覺。 后來我才發現, 其實你父親這種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可我覺得,mama你和父親在一起時,很幸福啊。” “那是沒錯。不過,也好,看來你對你的相親對象感覺不錯,我原本都在想辦法寫信去回絕你爺爺的安排了,哪怕回維恩后,面對你爺爺的那張嚴肅的臉。” “所以,我們家和他家,是世交么?” “是的,從你的一位曾曾曾曾姑奶奶開始的。 自她之后,我們家就和他家一直保持著交往。 你父親當初就是從維恩來羅佳拜訪他家時,在羅佳市認識的我,然后他把我帶回了維恩。” “所以,他家也算是mama和父親的媒人了?” “女兒,我覺得下次約會時,你可以嘗試去問問他,問他愿不愿意像當初的我一樣,跟著你回維恩,你爺爺好像有這個意思。” “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自我的人,應該不會同意的。” 尤妮絲去了盥洗室。 詹妮夫人自顧自地點起一根煙, 吹出一口煙霧, 笑道: “他不同意的話,又怎么會主動來找你約會呢。” …… 送完尤妮絲回家,卡倫也準備回自己家,剛坐進車,旁邊就有一輛“凱門”停下: “卡倫?” “皮亞杰先生。” “你是來找我的么?”皮亞杰笑著問道。 “是的,但你剛剛不在家,我正準備回去呢。” “但我現在回來了。” …… 卡倫再次進入皮亞杰的家; “你餓么?我喊‘琳達’來準備晚餐?” “不餓,我吃過了才過來的,不用麻煩了。” 畢竟,變裝也挺累的。 “好的,你等一下,我去煮咖啡,很快就好。” “你會煮么?”卡倫問道。 皮亞杰笑了, 道: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我會煮的,放心,真的很快。” “好的。” 皮亞杰走入了廚房。 卡倫則看見了客廳里的畫架,地上還有畫筆和顏料盤,畫架則是用一塊白布遮蓋著。 看到這個,卡倫不由得又想起上次在皮亞杰家二樓看到的那些宗教畫了,以及,那近乎驚人巧合的順序排列。 所以, 這幅畫, 我還是不看了吧。 皮亞杰端著咖啡走了出來,看見卡倫站在畫架前,說道: “這是‘琳達’最近的作品,來,給你欣賞一下。” 未等卡倫回絕,皮亞杰就已經掀開了白布,畫面內容,完全呈現了出來。 可以看出來,這幅畫的四周遠景還沒完成,但中心區域的內容已經幾乎呈現完畢。 畫中是一座高塔, 高塔上站著一個男子, 身穿著華貴的白色長袍,上面鑲嵌著很多寶石。 男子一只手拿著類似皇冠一樣的東西,另一只手則拿著一柄權杖, 披頭散發, 對著天幕,張口,像是在呼喊著什么。 “這是……” 皮亞杰介紹道:“我也好奇‘琳達’這幅畫畫的是什么,所以我這幾天查了很多資料,事實上我先前不在家的原因就是我整個下午都在市圖書館。 然后,我查到了。 畫中人是光明神教最后一代教皇,被稱為瘋子教皇。 他曾站在光明神殿的高塔上, 喊出過一句話: 我不信這世上真的有光明之神。 在宗教史學家眼里,他的這一舉動,相當于敲響了光明神教最后的喪鐘。” 皮亞杰將咖啡遞給卡倫, 繼續道: “所以, 我給這幅畫取了一個名字: 《神的黃昏》。” 第51章 偉大的……邪神大人 “琳達一直很喜歡宗教畫,喜歡它的布局,喜歡它的呈現,以及它背后所寓意的內涵,琳達覺得這很美,她也一直沉迷在這種美感之中。 而且,這是一種將神具象化的方式,高高在上的神,通過這些畫卷,像是從云端被拉入了人間。 我們也就可以用人的思維去理解和闡述他們。” 卡倫點了點頭,在沙發邊坐了下來。 他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眼前的這幅畫,雖然它還沒有完成,但已經給人以一種清晰的壓力。 瘋癲的教皇, 消亡的光明神教, 在上個紀元以及在本紀元的上半部分,光明神教絕對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 很多新生教會,比如秩序神教,早期甚至得在自己的“神話敘事”之中加入光明之神來站臺,由此可見,光明神教的正統地位到底有多夸張。 爺爺讓倫特給自己送來的幾本書里,除了《秩序之光》是專門介紹秩序神教的,其余幾本都是對其他宗教的概述。 而在這些概述內,光明之神的影子,簡直無處不在。 所以, 在看了關于很多其他教會的資料后,卡倫對光明之神的印象,越來越像上輩子的“乾隆皇帝”靠攏。 上輩子各地民間小吃,動輒都是乾隆下江南時吃了它,賜名了它,由此名聲大噪; 仿佛乾隆正經事完全不干,每天就都忙著到處品嘗小吃帶貨。 這位光明之神似乎也是一樣,神的事情他也不干,就到處提拔“新神”,要么是將“秩序之神”喚醒,要么是去幫深淵之神鎮壓強大的惡魔,要么去幫大地之母封印大地的裂縫,以及各種出現,各種互動,各種救場。 只能說,太陽底下沒新鮮事。 就如同上輩子不少人對西方人印象就是獨立平等高素質再加快樂教育,西方不少人則認為亞洲人普遍該是瞇瞇眼的形象; 很多時候所謂的既定印象,只不過是自己套了一個框讓你誤認為對方就是這么地在生活,誤以為那個味道才叫純正; 視線聚焦在個人或者一個個小家庭一個個小鎮時,哪里犯得著有什么具體的不同,實際上不過是自己眼睛上戴著的濾鏡還沒取下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