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在線閱讀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302節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302節

    “殿下昨日睡得沉睡得好吧?”吳琢問。

    太子想想:“一覺到卯時。因為太清醒孤還以為睡過了。”看著從庖廚飄出的白霧,“何時用飯?”

    吳琢:“還得一炷香。”

    太子頷首:“孤去書房。”

    昨晚太子畫畫鋪開的涂料紙張等等,早已被韓子仁收拾干凈。太子看看書架上的書總覺得都看過。他隨便挑一本,令韓子仁筆墨伺候,他抄書。

    韓子仁:“殿下,您的字已成型,恐怕不能再放在鋪子里賣。”

    “不賣。”太子搖頭,“孤長大了,兄弟姊妹都有孩子了,有人還不止一個,這留著送給他們。”

    韓子仁:“二公主家的是位小翁主啊。”

    “翁主就不必讀書識字嗎?韓子仁,你不該這樣想。你的家人也不能這樣認為。母親識字,通情達理,方能教好兒女。不能指望當父親的。孤不說別人,公孫賀,五日一休,到家還得沐浴洗頭,哪有時間指點敬聲。也不能全指望夫子。東方朔文采如何?”

    韓子仁斟酌道:“比朝中很多人都好。”

    “可他的兒子呢?求父皇賞他兒子個郎官。東方朔自幼家貧,他很清楚寒門之子唯二的出路便是從軍和讀書。刀劍無情,容易戰死沙場。他不舍得。所以只剩讀書一條路。東方朔不希望兒子跟他一樣僅憑一份自薦步入朝堂?”

    韓子仁不由得想起他自己,平日里很難見到父親,而好不容易全家聚到一起,父親不是考校他和兄弟們的功課,就是長篇大論一番,或說他的不易,或嫌他們兄弟不夠聰慧。久而久之,韓子仁就不想見到父親。再后來父親不叫他做什么,他偏偏做什么,結果惹出事,不得不進宮當差。

    倘若母親明事理,盯著他們學文習武,父親打罵他們兄弟幾人的時候母親敢據理力爭,或許他也有機會出將入仕。可惜他的外祖不是殿下,外祖家中也有些錢財,卻不舍得給母親請夫子。其實也不用特意給母親請夫子,舅舅們識字,每日抽半個時辰教母親幾個字,三年下來也足夠母親讀懂史書。

    “奴婢無知了。”

    太子:“希望女兒在婆家過的好,以后生的女兒乖巧,兒子懂事孝順,卻只教她品茶裝扮,甚至夫人之間的交際手段,她如何能教好兒女?將來孤的太子妃可以不懂吃穿,甚至不懂打扮,分不清金銀,乃至相貌平平,但她必須滿腹詩書。”

    韓子仁:“殿下所言極是。女子不識字即便長得極美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太子點點頭,繼續抄書。

    由于兩人聊好一會,太子才寫三張紙小宮女就進來稟報,早飯好了。

    飯畢,太子跟往常一樣去宣室殿。

    劉徹不開口,太子就托著下巴發呆。劉徹見兒子神游天外氣笑了,他可真是屬木頭的,戳一下動一下。劉徹隨便抓幾份奏表扔過去,太子嚇一跳。

    劉徹好氣又好笑:“看!”

    太子點頭:“父皇,孩兒覺著——”

    “直接說你又想作甚。”劉徹一聽到他覺著,直覺兒子想給他下套。

    太子:“前幾日陳家表兄差點跟李廣的孫子打起來。”

    “李陵?他倆有過節?”

    太子眉頭微蹙:“李陵?李廣幾個孫子?”

    劉徹也不甚清楚,轉向春望。春望無奈地搖頭,他快五十歲了,過幾年就可以出宮安度晚年了,哪有心思關心不知名的世家子弟。

    劉徹又轉向另一邊,跪坐在御案一旁伺候筆墨的小黃門點頭:“奴婢知道一點。但不甚清楚。據說李陵是李廣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跟公孫公子以及小霍公子年齡相仿。殿下既然不認識李陵,那能跟昭平君打起來的想必是跟殿下年齡相仿的李禹。他乃李敢之子。好像比殿下大一兩歲,如今十七八歲的樣子。”

    太子點頭:“他確實說他叫李禹,李敢之子。父皇認識李陵?”

    “李陵擅騎射,如今好像是建章監。”劉徹身邊人多事多,他也記不清了,“聽說很有乃祖之風。”

    太子不敢信:“您只是聽說就令其為建章監?”

    “以前隨朕打過獵。擅騎射還不夠?”劉徹打量一番兒子,“你還指望他是個文武全才?太子殿下,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學棋一日入門,十日就敢同朕對弈。”

    太子敷衍地點點頭:“知道了。孩兒只說一句,您看您,多少句話等著孩兒。”

    “那你說李禹。”劉徹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有沒有傷到他,也懶得同他掰扯。

    太子先說李禹一行過去的時候他正在釣魚。

    這點劉徹清楚,他不止一次聽到身邊宦官稟報,太子殿下又去禍害他的蓮池了。

    劉徹專心批閱奏章的時候也不喜被人打擾,聽到兒子不想理李禹一行并不意外。兒子不認識他們,他們也沒干過什么值得兒子另眼相待的事。

    “然后呢?”

    太子:“他向孩兒請教劍術,還說他的寶劍是祖父的佩劍,口氣聽起來沒有一絲炫耀,但從他介紹自己乃李廣之孫就能看出他確實想炫耀。孩兒的劍術您了解,我跟他打不是欺負人嗎。

    “昭表兄不慣著他,他就要跟昭表兄切磋。昭表兄的劍術您也了解,比他小十來歲的不疑都能贏他。他耍無賴,叫兩個隨從替他,然后又說了幾句,兩人差點打起來。后來還是孩兒同他們幾人切磋一番,把他們打服了此事才算善了。”

    劉徹嗤笑一聲:“李廣的佩劍?李廣真舍得讓出佩劍也是給李陵。”

    “孩兒當時又不知道他還有個孫子。應當是李廣以前用的劍。比如‘七國之亂’的時候用的劍。也許是他駐守邊關,斬殺來襲的匈奴人用的劍。”

    劉徹:“有可能。你想說什么?”

    “孩兒覺著這些世家子弟好像知道不需要努力早晚能入朝當差。”太子看著老父親問,“不是嗎?”

    劉徹不答反問:“你究竟想說什么?”

    第209章 修考場

    朝中只有那么多官職, 寒門子弟上來,世家子弟自然只能在家混吃等死。

    太子往兩側看看,沒有郎官也沒有侍中, 只有黃門和小黃門。

    劉徹無語:“知道你一貫口無遮攔,朕令他們不必伺候。想說什么直說便是。”

    “父皇煉鐵冶金需要能工巧匠,改進造紙技術也需要能工巧匠, 打造兵器也需要是不是?”太子問。

    劉徹拿起朱筆繼續批閱奏章。

    太子按住他的手臂:“說說說,我說!孩兒記得父皇以前曾下旨征召過天下賢良方正以及有才能的人。那次多是儒生, 擅辭賦。父皇這次可以加上匠人以及擅騎射之人。”

    “上林苑用不了那么多人。”

    太子:“您不必騙我, 我知道如今很多地方都有煉鐵的高爐。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您完全可以根據匠人籍貫就近安置。”朝外面看去, “宮中侍衛也該換了。您沒見過泰山的巍峨, 沒有登上華山之巔, 時間久了便會認為名山大川都跟秦嶺一樣。你認為李陵善騎射,有沒有可能只是您身邊善騎射的人少了?”

    劉徹拿起奏章朝他腦袋上一下:“教訓起老子來了?”

    “你就說是不是?”

    劉徹瞪他:“朕還沒老糊涂!”

    “我知道朝廷每年都會在隴西、天水等地選良家子, 民間稱其為‘六郡騎士’。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歷了?父皇自己算算這些年廢除了多少封國?大漢之大何指六郡?長江以南人矮,黃河兩岸人高大, 可河北也不是人人高大, 南越也不是人人矮小。南方多山,他們不擅長騎馬, 可大漢邊患也不止匈奴。您之前不是令人在什么地方練水兵?南方多雨水, 靠海靠河而生, 水兵多用南方人何須辛苦訓練?”

    劉徹打量他:“誰說太子不關心朝政?這不是挺關心的嗎。”

    “您不要顧左右而言他。”太子瞪他。

    劉徹伸手擼一把兒子的腦袋。

    “我都十六歲了!”太子氣得拍案。

    劉徹斂起笑容:“你也說大漢不止六郡。這些人到了長安如何安置?”

    “一股腦兒涌入長安?父皇傻——”太子把余下的話咽回去, “匠人這個時節選拔。騎射功夫八月比試。三月到八月文章辭賦隨時可以送jsg往驛站, 由驛站送往長安。”

    劉徹:“你替朕看?”

    “也可以。”太子點頭, “上午看文章,下午跟太傅讀書?”

    劉徹反問:“你說呢?”

    “孩兒才十六, 書還是要讀的。”

    劉徹勉強滿意:“朕沒空考校什么匠人,看什么騎射比拼。”

    “孩兒愿替父效勞?”

    劉徹:“那就這么定了。”兒子應的干脆,以至于他總有種不好的預感,“你不會到那時嫌累撂挑子不不干了吧?”

    太子殿下二話不說,同他擊掌。

    劉徹轉向春望:“回頭告訴百官,明日高門殿廷議。”

    “父皇不愧是大漢英主!”

    劉徹瞥他一眼:“你的這些迷魂湯還是省省吧。”

    “父皇,三年選一次如何?”太子試探地問。

    劉徹嘲諷:“你是真會順桿爬啊。你哪是太子,猴兒還差不多。”

    “寒門子弟沒有別的出路,唯有文和武。朝廷三年選一次,有點錢的人家都會叫兒子學文習武甚至送去匠人家當學徒。一百個人中難出一個校尉,可要有萬人可選,父皇還用得著擔心朝中無將可用?朝廷一時選出很多人才,世家子弟還敢混吃等死,四處惹事生非?”

    在宮里當宦官的人就算不是閹人也是商人之子。世家看不起貧民,更鄙視商人。太子問左右:“你們覺著此舉如何?”

    小黃門和黃門下意識看天子。

    劉徹:“朕恕你們無罪!”

    研磨的小黃門道:“此舉甚好。”

    春望:“陛下乃盛世明君!”

    “你把朕架這么高,也不怕朕摔死?”劉徹瞪一眼春望,“朕可不想當什么明君!”

    太子:“明君不是父皇想當就能當的。這是黎民百姓給的。”

    “你消停點吧。”劉徹瞪一眼慣會給他找事的兒子,“看你的奏章!”

    太子拿起毛筆,“孩兒批了啊?”

    劉徹頷首。

    “父皇,有些人不擅堆砌辭藻,不等于腹中空空。”

    劉徹:“朕加一條征集治國良策。”

    “父皇,有沒有人跟您說過——”

    劉徹打斷:“你閉嘴!”

    太子把迷魂湯咽下去,禁不住輕哼一聲。

    劉徹權當耳背。

    翌日清晨,太子殿下很是興奮,蓋因老父親叫他參加廷議。太子的提議很得罪人,至少部分世家會忍不住罵劉徹,甚至咒他早日投胎。劉徹絕口不提兒子,一看太子欲言又止就瞪他。

    近幾年劉徹越發武斷。很多官吏這樣認為。出自世家的公卿雖然很想反對,一想御史大夫和丞相同日被貶,就把話咽回去。無法附和就裝聾作啞。

    無人反對劉徹就當百官贊同。令大將軍、大司馬,水衡都尉以及公卿擬定選拔章程。百官一出高門殿就禁不住交頭接耳。寒門上來的東方朔自是認為圣上英明。此次選才不論出身,士農工商以及奴隸皆可參加,奴隸出身的衛青自然也十分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