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二百人男團中 第21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古代寫狗血文火了、重生后丞相喜當貓爹、公主明天要登基、豪門逆子,在線養媽、命運之輪(二戰)、被宿敵錯認后、和竹馬協議閃婚后、華夏導演,星際爆紅、共生(母女 futa)、唯念(兄妹骨科)
【《太空漫步》和《星際覺醒》證明了科幻題材的潛力,今年春節檔的《未來之戰》之所以票房出色,也得益于這兩部作品引發的觀眾對國產科幻題材的信賴感。】 【曾被認為無人問津的題材,都在一部部作品的成功后重新煥發了生機,比如懸疑片,比如親情片,比如戰爭片,觀眾的視角是廣闊的,所謂的接受度從來都是一個偽命題,任何一部作品,只要本身足夠出色,都會有吸引觀眾的點。】 【在《亡國之君》上映前,許多人都認為歷史題材很難獲得成功,想拍好它本身就不容易,加上觀眾對這一題材的偏好明顯不夠,導演們通常也不敢嘗試這樣的題材。】 【但《亡國之君》成功了,許多人將它的成功歸功于聶樹生導演,歸功于數位演技成功的演員,然而目前已知的票房成功的電影中,并非每一部都由聶樹生導演,并非每一部都有著最頂級的演員配置。】 【我認為,對于電影題材的選擇,各位導演還是要多多嘗試,沒有天生賺錢的題材,而是要讓那些不賺錢的題材變得有錢賺,沒有《太空漫步》的堅持,就沒有《星際覺醒》的成功,而在未來的某一刻,《亡國之君》也會成為電影圈里「幸虧當初堅持了」的一部作品。】 正月初十這天,國內最具權威的一家報紙用一個版面來介紹《亡國之君》,這是顧熠自《山花》之后第二次登上這家報紙。 當初《山花》能登報是因為戚澍特殊的職業,此次《亡國之君》再登報,說明文化行業對《亡國之君》這一題材的鼓勵。 楊艇對此羨慕嫉妒恨,因為上報的時候只拿到了很小的版面———主要講幾張專輯在北美市場的火爆,肯定了他們在對外宣傳上的作用。 他爸媽、家里親戚的辦公室都訂了這份報紙,《亡國之君》占的版面不小,所以家族群里親戚都在@楊艇,問他上報的是不是他隊友。 報紙里提到了顧熠的名字,強調歷史題材正是有了顧熠這樣的年輕演員參與,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 楊艇:“雖然他們什么也沒說,但是我已經聽出了言外之意。” “我也想上啊啊啊啊啊啊!上不了我有什么辦法?我是靠才華吃飯的啊啊啊啊,不靠臉吃飯啊啊啊啊!” 何釗先@顧熠:“他諷刺你。” 之后季遲謝行嘉他們紛紛跟上:“他諷刺你。” 楊艇:“?” 無論如何,《亡國之君》的確成為了今年春節檔的現象級電影,有聶樹生導演這塊招牌在,某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倒是想暗搓搓諷刺《亡國之君》諷刺一下,可惜對方諷刺的話剛發出去,就被眼尖的影迷發現了。 對方說的是:“有現象級大導和頂級演員加盟,再爛的片都有人買賬吧,才拿了個日冠就吹成那樣,笑死人了。” 在對方這條發言下方,一堆「日冠是個好東西,可惜你沒有」排起了長隊。 “你沒有日冠是因為不想要嗎?” “能在春節檔拿日冠,被笑是我應得的。” 對方只能默默刪了這條發言,繼續在主頁歲月靜好。 第216章 216 之戰 對方的發酸只是《亡國之君》票房飛升路上的一個小插曲,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就算有聶樹生和顧熠在,《亡國之君》票房能突破20億,靠的依舊是電影出眾的品質。 春節檔第一天,《未來之戰》是被各劇組圍攻的靶子,到了現在,《亡國之君》則成為了那個靶子。 春節檔開始后的半個月,顧熠和聶樹生都作為主力在跑路演,導演年紀大了,讓他一直在外奔波也不合適,到了初七以后,就換成顧熠出席各家影院的活動。 “這就是找年輕演員的好處。”聶樹生笑瞇瞇道,“換成你們,體力還不如我。” 被聶樹生這么說,杜訥言和王淵他們很不服氣,但客觀來說,《亡國之君》劇組跑路演最多的就是顧熠,之后就是聶樹生。 電影票房破20億的時候,劇組上下都十分高興。 不管怎么說,能賺總比虧本要好上許多。 …… 整個農歷一月,《亡國之君》都是電影市場上最具討論度的影片,在它的襯托下,《未來之戰》和《旗開得勝》的光芒似乎都暗淡了一些。 電影的票房也逐漸從20億突破到30億,并在月底前突破了35億大關。 ——這是部分平臺對《亡國之君》票房的預測數據,事實證明,《亡國之君》的發揮要比想象中好上許多。 “我原來以為,按《亡國之君》的題材,票房應該在《山花》和《偶像之死》之間,結果……30億破了,說不準還能破40億。” “《山花》才多少投資,《亡國之君》的投資超它10倍吧?” “顧熠這個吸金能力……很玄學。” “所以,千言萬語化作兩個字———顧門!” “虔誠的顧門信徒表示,大年初一我就覺得《亡國之君》能翻身,結果真的翻了,一部40億 票房的歷史片……《亡國之君》上映之前,有人敢相信這個票房數據嗎?” 最終,《亡國之君》并沒有辜負影迷們的期待,下畫前的最終票房停留在了44.1億。 隨著各部電影的下畫,今年的春節檔之爭終于落下了序幕。 當大年初一的單日票房榜出爐的時候,沒有人相信《亡國之君》會成為今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但事實就是如此,《亡國之君》擊敗了《未來之戰》和《旗開得勝》,《未來之戰》的最終票房是41.7億,《旗開得勝》則是26.9億,雖然在春節檔期投入了足夠多的營銷費,但最終的回報依然讓劇組方面十分滿意。 顧熠個人的票房數據再次提升。 《亡國之君》成為了他演員生涯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僅次于《星際覺醒》,后者仍然是目前國產電影的票房紀錄,不僅顧熠自己短時間內難以超越,其他劇組也很難超越這億紀錄。 “現在顧老師的個人票房只差50億和1億檔了,我個人覺得,按這個趨勢的話,50億檔可能比1億檔更容易。” “我也……” “以前我是不信的,但是《亡國之君》的票房成績擺在這里呢。” …… 當網友們發起古裝男神的投票時,魏晟這個角色在一片仙俠劇男主的圍追堵截中突破重圍,拿下了寶貴的前十。 其實魏晟這個角色和美型并不沾邊,但用粉絲們的話說,顧熠的演繹讓魏晟成為了一個豐富而有魅力的角色。 《亡國之君》的最終票房之所以能夠突破40億,也離不開喜歡魏晟這個角色的影迷反復去看。 【演員是能夠賦予角色靈魂的,當角色有了靈魂,它就能夠和現實中的觀眾產生共鳴。】 顧熠有兩部超高票房的電影,《星際覺醒》依靠的是電影中壯麗的特效,和我為人人的奉獻之美,《亡國之君》則更多依賴演員對角色的理解與駕馭。 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卻同樣有打動觀眾的力量。 接下《亡國之君》的時候,顧熠已經過了要證明自己的階段———他的票房紀錄很難被打破,手里也有兩座分量不輕的獎杯。 可《亡國之君》又一次證明了他的實力。 春節檔過后,電影市場陸續有新片上線,但在一部分觀眾眼中,最能引發震撼的依舊是《亡國之君》。 值得一提的是,《亡國之君》的網絡成績同樣很不錯。 或許是電影值得反復觀看的緣故,電影上線各大網絡平臺以來,購買量一直相當出眾,有關電影的二創三創也很多。 顧熠的粉絲們也擁有了新的創作素材——《亡國之君》之前,粉絲們是剪不了「前世今生」類型的短片的,《亡國之君》的上線讓粉絲們爆發了巨大的創作熱情,魏晟x丁暉,魏晟x喬澳,怎么搭怎么合適。 就連季遲都會時不時丟兩個視頻讓顧熠欣賞。 顧熠:“不用了,我已經欣賞過了。” 他真的很佩服《殺機》的粉絲們。 《殺機》是他很早的片子了,丁暉也只是個配角而已,但粉絲們對這個角色的創作熱情卻蓋過他主演的幾部電影。 大概因為丁暉的人設太突出了,不像其他四平八穩的角色。 熱度僅次于丁暉的則是喬澳,因為這個角色身上也有墮落的元素在,這種特質越明顯、越鋒利的角色,就越是會讓觀眾們念念不忘。 …… “這么多工作嗎?”顧熠揉著額頭,“我以為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六專。” 他想多分些精力給學業,電影暫時不打算接了,工作以發專和巡演為主,然而,零散的工作一直沒有斷,這些工作一旦加起來,總量其實并不比拍一部電影輕松。 “這不是我給你找事,是電影后遺癥。”袁承看了他一眼,輕聲說道,“我以為你該摸清了規律。” 只要顧熠有新片上映,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袁承這邊都會收到遠超以往的合作邀請。 對于演員而言,飛升的時段要么是電視劇爆紅后,要么是電影票房大爆,而放在顧熠身上,則是每一部電影上映后。 是的,每一部。 因為他暫時還沒有失利過。 不管上映前會有多少人不看好,在電影上映后,票房成績總會打臉那些不看好的人。 比如某位成功轉型為網紅的電影大v,他的經典戲碼就是把顧熠狂黑一通再偷偷刪文。 《一枚信箋》上映的時候,粉絲們對此很憤怒。 到了《殺機》,粉絲們也有一點憤怒。 而到了《偶像之死》和《亡國之君》,他們就像看了一場無實物表演,并且期待大v再來一次。 在最開始,大v是和歲月影視合作黑《一枚信箋》,但由于對方對顧熠太過執著,綿延了好幾年,甚至有人懷疑,大v是不是在和孫有明工作室唱雙簧。 對此,孫有明表示,這是對他人格的極大侮辱。 顧熠勸了很久,才讓導演爆炸的心情有所緩和。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除非他某天跑去拍一部票房稀爛的片子,好證明對方的理論是正確的。 但顧熠絕對不會這么干。 “慢慢消滅吧。”袁承嘆了口氣,“你們很久沒一起活動了。” “我今年春節都沒休息。”顧熠默默看向袁承。 袁承被他可憐巴巴的眼神打動了:“一個星期,行嗎?” “ok,成交。” 顧熠先盤點了一下手頭的工作,哪些可以后推的盡量往后推,品牌活動看著只是數量多,其實頻率并不高,多數活動都是去露個臉就足夠了。 他合作的品牌相對也比較穩定,中途斷了合作的很少。 顧熠成名的這幾年,想和他合作的品牌一直很多,但他的負擔一直很重,對于拓展自身商業版圖這件事并不積極。 主要是專輯和電影這兩塊就能讓他獲得足夠的利潤。 《亡國之君》票房大爆后,顧熠和孫有明商量過,在這之后,他打算走片酬分紅的路線。 業內走這一路線的演員很少,顧熠雖然從《山花》和《星際覺醒》兩部電影拿到了豐厚的片酬,但那本質上是以投資替代片酬,而非一開始就拿分紅。 好萊塢的這套機制相對成熟一些,但通常只有最大牌的演員才能擁有這一形式的片約。 換而言之,他們都是有票房保障的演員,手里握著一至兩個系列電影的主演角色。 顧熠這個決定很大膽,但他現在已經成為了頭部演員,完全可以進行嘗試,將片酬轉化為投資對片方而言也并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