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第76節
要是給他十四萬萬人,他能把全世界都打下來。 和秦始皇一個想法的還有漢武帝 劉徹換算了一下,發現十四億就是十四萬萬后,被震撼得不輕。 “?。?!”后世居然有這么多人! 漢初,人口才一千六百萬,現在也才三千六百萬,這么多年過去,才漲了兩千萬。 后世哪里來的這么多人??? 他們都在沒日沒夜生孩子嗎? 想要!!劉徹快羨慕瘋了。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驚呆了,他錯愕地扭頭問貞觀群臣們,“朕沒聽錯吧?天幕說后世有十四萬萬人口?” “陛下沒聽錯,天幕確實說了。”杜如晦說完倒吸了一口涼氣,整個人還有些恍惚。 隋朝年間,人口最多時也才八百九十萬戶,五千八百萬人口。 隋末天下大亂,前前后后一共十八路諸侯起義,戰亂不斷,百姓十室九空,到大唐開國,隋朝的八百九十萬戶竟只剩不到兩百萬戶。 不到一千萬人! 此時的李世民還不知道天幕說的十四億只是一個整數,多出來的一千多萬根本沒被算進去,不然他眼睛都要紅了。 李世民平復了一下心情,滿眼羨慕地問:“后世怎么會有那么多人?” 大唐要是有這么多人,疆域遠不止這點好嘛! 李世民在腦海中想象十四萬萬人口得有多宏偉,想了好一會兒后,他放棄了,差距太大了,他根本沒見過那么多人。 是他飄了,他居然敢對隋朝的五千八百萬人口用“才”這個字,明明那是他們大唐的目標??! 【而完全占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那個地方駐兵,遷移一些百姓過去進行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等等,人口繁衍起來了再把多余的遷去別的地方,兩三代之后那個地方就能完全占領了。 因為此時的他們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屬于哪個地方的人。 但這個辦法明顯不適用于大唐,大唐的人口太少了,根本就沒人可以遷。 疆域過大,難以掌控,于是反叛就開始了。公元679年,這里我們就不說年號了,高宗和女皇兩個人光年號就換了三十二個,說了你們也記不住。 而且如果不算女皇當太后那幾年的四個年號,兩人用的年號數量居然是一樣的,這該死的勢均力敵(狗頭)。 公元679年,歸降了大唐近半個世紀的突厥反叛了。反叛的原因是大唐經常征調他們東征西討,突厥貴族們心生不滿起了異心。 不過這次叛亂很快就以突厥首領伏念投降唐軍為結果被平息了。 大唐將領裴行儉答應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儉功大,唆使唐高宗殺死伏念。裴行儉慨嘆朝廷殺死降者,以后不會再有人投降,從此稱病,閉門不出。 李治可能因為疾病變得不理智了,所以沒有寬恕降者,反而聽小人的話殺了降者,為突厥貴族的再次叛唐,埋下禍根。 公元682年,突厥再次叛唐,并且正式建國,史稱“后突厥?!?/br> 公元683年,李治死了,唐中宗李顯繼位,武則天成了太后。 55天后,李顯因為大怒之下的“讓位”荒唐之舉被廢。這年國內還有叛亂興起,武則天派大軍平定叛亂,順便清洗不服她的李唐皇室以及支持他們的大臣和將軍。 錯過了最好的平叛時機,此后后突厥正式崛起。 公元679年叛亂的不止突厥,吐蕃又一次把安西四鎮占領了。 公元692年,武則天才將安西四鎮收回,并且力排眾議,在群臣一致反對的情況下,再次向西域增兵三萬,加強了大唐對西域的控制。一直到唐玄宗時期,安西四鎮都沒有被吐蕃搶走。 女皇在位期間,除了沒有及時平定后突厥的叛亂,導致后突厥做大,后期反復無常、來回叛變外。 吐蕃、契丹都被打服了,安西四鎮也收回來了,女皇在軍事方面的成績也是可以的,疆域縮水并不是女皇的鍋?!?/br> 第74章 七十四章 天樞 唐太宗時期 才剛因為人口問題驚訝的李世民又坐不住了, 他怒而拍桌, “豈有此理!;amp;*%**%怎么能殺降將呢???這個裴炎是何人?” “jian臣誤我大唐!” 宰相裴寂后知后覺發現眾人都在看著他:“不是!你們看我做什么?雖然我們都姓裴,但這個裴炎和我沒關系??!” 當過降將的程知節對殺降將的事十分不滿,“你確定你們裴氏一族沒有一個叫裴炎的嗎?” 裴寂:“……” 裴寂還真不確定,他出身河東裴氏, 雖然不如瑯琊王氏、清河崔氏這些頂級望族, 但河東裴氏也是河東郡有名的望族,族中子弟可不少, 他哪能全部記得。 這裴炎該不會真是河東裴氏子弟吧? 罷了,就算是也無妨, 不出仕就是了,反正名聲也壞了。裴氏一族人才輩出, 區區一個裴炎還壞不了整個河東裴氏的聲望。 李世民余光掃了一眼裴寂, 心里無聲一嘆, 打壓世家門閥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他倒是想擴大科舉取士、科舉糊名等辦法, 但沒人?。“傩站湍敲炊嗳∧敲炊喙僮鍪裁?? 而且大唐開國之初百廢待興,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哪里讀得起書? 就算科舉糊名,平民和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也完全沒有可比性。 唉…… ** 唐高宗時期 李治心中一動,原來書中說的民族關系緊張是這樣的嗎?書里可沒說他殺降將,不僅沒說, 有關于他的記載還賊少。 當初讓人念給他聽的時候, 李治一度懷疑是不是念書的人念錯了。 不然怎么會就只有那么點, 明明他和媚娘一個章節, 結果全篇幾乎都在說媚娘,他才占了一頁!媚娘占了十頁! 而且書里都沒有夸他,天幕至少還夸了他…… 他就這么沒有存在感嗎? 后世人寫的史書也太誤導人了! 【疆域縮水是種種因素導致的結果, 并不是女皇的鍋,至少不是女皇一個人的鍋。 當時的女皇對外可是一點也不慫,要不是內斗拖了后腿,放任后突厥做大,前面丟失的疆域未必不能收回來。 可惜等女皇坐穩皇位后,再去打后突厥,雖然贏了,后突厥也重新歸順大唐,但不久后又復叛了,和二鳳打下來歸順了五十年終究是不同了。 畢竟當時的后突厥已經做大,且和當時的民族融合方針也有關系,導致突厥不愿意再被李唐統治,一而再再而□□叛。 如果能將突厥完全漢化,就不會出現反復叛國的事了。 不過漢化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經過漫長的發展才會實現真正的民族大融合。 女皇登基后的第年,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韋四國大軍壓境,號稱“亞洲大戰”。面對四國大軍壓境,女皇從容不迫地應對。 經過一年多的交戰,武周大獲全勝。僅王孝杰一人便斬敵六萬,韓思忠接連擊敗泥熟俟斤、突厥施質汗、胡祿屋闕,繼而攻占吐蕃泥熟沒斯城[1]。 這場大戰使武周威名大振,國際聲望大幅度提高。 次年八月,世界各國元首在波斯大帝亞伯拉罕(又譯阿羅憾)等人的號召下,請求用銅鐵鑄造天樞,銘紀功德,黜唐頌周。 由各國君臣聚錢百萬億,買盡天下銅鐵所造,位居世界大紀功柱(中國武周王朝天樞、羅馬圖拉真紀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之首。 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萬國元首的名字,武則天親題:“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作為武則天的紀功柱,寓意“天下中樞”,是武周盛世的標志,是世界中心的象征[2]。 女皇對外是真不慫,跟大唐之后的大宋皇帝們比起來,簡直剛得一匹! 這也是看大宋歷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問一句“為什么劉娥不學武則天”的原因。】 武周時期 武則天都決定不鑄天樞了,沒想到竟聽到天樞的由來,她愣了愣,“天樞是這么來的?”《隋唐五代史》里不是說勞民傷財,加重百姓負擔嗎? 武則天思忖片刻,忽然笑了,書上寫的未必是真的。 書是后世人編撰的,里面的內容大多來自《新唐書》《資治通鑒》《大唐新語》等。 前兩本據天幕說是正史,后面一本嘛,估計是雜談筆記之類的東西。 連正史都不全是真的,這種雜談筆記就更當不得真。 看來這本《隋唐五代史》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盡信。大方向沒錯,細節就未必了。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眼睛紅了,“聚錢百萬億!這得有多少銅鐵???”他也想要??! 貞觀初年真的真的太窮了,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呢。 有這么多錢鑄什么天樞???拿去干點什么不好,整這種歌功頌德的沒用玩意。 不過好在不是大唐出錢,別國的錢鑄就鑄吧。 等大唐缺錢了,還能把它融了。 這么一想,李世民心情瞬間變得不錯了起來。這些錢將來還是大唐的。 漢武帝時期 紀功柱? 劉徹有些心動,他也喜歡這種歌功頌德,展現他豐功偉績的東西。 而且不用花自己的錢鑄耶! 將來要是把匈奴打下,再把周邊的小國打了,他也要鑄一個。 朕的冠軍侯怎么還沒長大! 【天樞是鑄造業上的創舉,用百萬斤銅鐵鑄成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在當時是世界矚目的工藝杰作,也是當時世界最高鑄造技術的展現。 更不要說它背后還有軍事、政治等含義,天樞應該作為當時最高技術的標志留傳于世的[3]。 可惜只保留了二十年,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李隆基下令銷毀天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