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嫁國舅在線閱讀 - 嫁國舅 第61節

嫁國舅 第61節

    別的臣子也都在哭,可曹勛知道,李雍的哭是不一樣的,他是在為一個相伴三十多年的異姓兄弟而哭。

    曹勛帶著曹紹,跪在了以顧老為首的幾位內閣大臣之后。

    乾清宮。

    曹皇后趴在元慶帝的尸身上,哭得肝腸寸斷,太子、二皇子、宜安公主也都跪在旁邊哭著,太子、宜安公主完全是孩童的哭法,二皇子低著頭默默垂淚,哭狀隱忍。

    一個小太監來到跪在外側的萬公公身邊,低聲說了些什么,萬公公聽了,哽咽著來到龍榻前,對曹皇后道:“娘娘,內閣諸位大臣、兩位國舅爺、諸位公侯、文武百官都來了,正在宮外哭跪,還請娘娘示意,請哪些大臣進宮。”

    曹皇后仿佛沒聽見,直到萬公公重復了一次,曹皇后才從悲慟中恢復幾分理智,看向萬公公、小萬公公以及李耀,一邊落淚一邊問:“皇上彌留之際,可有遺詔,或是任何只言片語?”

    萬公公搖搖頭:“皇上并無遺詔,遺言……”

    一直額頭觸地的小萬公公眼里閃過暗芒,哭著抬起頭,斷斷續續地道:“回,回娘娘,今晚是奴婢守在皇上身邊,皇上突然發病,只來得及跟奴婢說了‘傳位太子、娘娘輔政’,后面就再也說不出話了,嗚嗚,皇上升仙去了,那邊催得急啊……”

    跪在旁邊的李耀撐著御磚的雙手猛地繃緊,青筋都露出來了。

    放屁!

    皇上既然在他手心寫了“二”字,分明是要二殿下繼位,怎么可能會跟小萬公公說那樣的話?

    曹皇后聽到了自己想聽的,心中甚慰,但她還是沒忘了最后一個親眼目睹皇上逝去的人,于是她繼續淚眼看向李耀:“李耀,皇上可曾交代你什么?”

    李耀低著頭,緊緊咬了一遍后槽牙,才道:“稟娘娘,臣趕進來時,皇上已經無法出聲了。”

    這話與萬公公、小萬公公所言相符。

    曹皇后再無任何顧慮,視線掠過跪在近前的二皇子,她望著宮外的方向道:“召內閣諸大臣、六部尚書、國舅曹勛、寧國公李雍入內。”

    宮人將皇后懿旨一道道傳到宮門,守門侍衛看到旨意,這才打開了重重的宮門。

    顧首輔帶領旨上提及的十來人匆匆朝乾清宮跑去。

    到了龍榻前,親眼見到臉色已經變灰的元慶帝,眾臣又是一番痛哭。

    等小萬公公又一次宣布了元慶帝的遺言,曹皇后拿著帕子擦拭眼淚,對顧首輔道:“皇上走得急,此時我六神無主,接下來當如何行事,還請首輔主持。”

    顧首輔悲慟道:“國一日不可無君,先帝駕崩,太子應即刻繼位,而后再徹查先帝死因。”

    曹皇后聞言,叫太子站到他身邊。

    太子才十二歲,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會是未來的皇帝,雖然去年在南苑的時候被父皇嚇了一跳,后來見父皇并沒有偏愛二皇子什么,太子漸漸又放松下來,所以,今晚他并沒有想太多繼位的事,滿腦都是慈愛的父皇就這么沒了。

    太子的傷心溢于言表,他抽噎著站在母后身邊,眼睛還望著龍榻上的父皇。

    顧首輔帶頭,改口稱太子為皇上,行三跪九叩之禮。

    太子這才反應過來,茫然地看著諸位大臣。

    曹皇后扶著兒子的肩膀,看著顧首輔等人道:“皇上年少,諸位都是先帝器重的肱股之臣,還望以后繼續全心輔佐皇上。”

    “臣等遵命,必不負先帝與娘娘所托。”

    曹皇后再看向李雍:“先帝生前最信任你,徹查先帝死因亦是錦衣衛的分內之事,接下來就勞煩國公爺了。”

    李雍落淚道:“娘娘放心,臣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說完,李雍先把太醫院眾太醫都叫了進來,命他們查驗元慶帝的龍體。

    眾太醫低聲討論過后,認為元慶帝有中毒之狀。

    那就肯定是入口之物有問題了。

    太醫院陸續檢查了今日元慶帝吃過的東西喝過的水,包括通元真人送過來的剩下的那四顆“養氣丹”。

    通元真人也早被押過來了,當他說出單方,給元慶帝配風寒藥的鄧太醫頓時跪軟在地,一邊哭一邊指著通元真人罵:“你平時煉丹,從來不會用麻黃,今晚為何添了此藥?”

    通元真人雖然猜到元慶帝的死大概就出在這味麻黃上,可他并不心虛,振振有詞道:“麻黃乃治療風寒常見藥,先帝喝了你們的藥不管用,我加一味麻黃幫先帝發汗散寒,有何不妥?”

    鄧太醫:“那你可知,今晚我們為先帝配的湯藥里加了石韋?石韋與麻黃相克,你還加了那么多分量,先帝本就體虛,被你這一顆丹藥下去……”

    后面的話他不需要再說,眾人也知道先帝遭遇了何事。

    通元真人臉色慘白,連忙跪在曹皇后、小皇帝面前高呼冤枉。

    聽起來他確實是無辜的,但誰知道里面有沒有別的內情?

    曹皇后讓李雍繼續查。

    李雍便將今晚伺候元慶帝的所有宮人包括李耀等御前侍衛、太醫院眾人、通元真人及其身邊的小道士們都帶到了錦衣衛,連夜審問。

    疑點幾乎都在太醫院、通元真人身上,李耀等侍衛是最容易摘出去的,因為他們只負責值崗,從始至終都沒有碰過湯藥與丹藥。

    審到李耀時,面對親兒子,強撐精神的李雍沒忍住心中的悲痛,再度失聲痛哭。

    曾經朝夕相對的君主摯友,說沒就沒了。

    國公爺如此失態,錦衣衛的其他人自覺地避開了,讓李耀安撫父親。

    李耀趁機將憋了許久的秘密告訴了親爹。

    李雍驚出一身冷汗,巡視左右,低聲問兒子:“此事當真?”

    李耀瞪眼睛,用氣聲道:“這種事,我還能瞎編?”

    他伸出手掌,學元慶帝那樣連續劃了三次“二”。

    李雍的眼淚又掉了下來,他跟顧首輔都知道,皇上確實動過廢太子改立二皇子的念頭,今夜突然暴斃,臨死之前,皇上最牽掛的當然是皇位的事,沖動也好,早就有了決斷也好,他都相信兒子的話,皇上確實有過此舉。

    他問兒子:“此事,你可有告訴其他人?”

    李耀臉色鐵青:“告訴誰也沒用,沒有證據,三弟又在二殿下那邊,哪個會信我?更別說小萬公公還那么說了,他確實一直守在皇上身邊,皇上如果有力氣說話,也只來得及對他說,我若跟他對峙,滿朝文武,相信他的肯定更多。”

    李雍握住兒子的手,用前所未有的凝重神色道:“你做得對,今晚不該說,以后也不必再對任何人提起,包括你娘你妻你兒,包括顧老,就讓此事爛在腹中,直到帶進棺材。”

    李耀明白其中的干系,就是憋屈:“那就這么算了?二殿下……”

    李雍示意兒子住口。

    別說皇上已經死了,就是他現在活著,一意孤行地要改立太子,那幫子文臣都不會同意,包括顧首輔,因為太子是正宮嫡子,太子沒有犯任何錯,而文臣就是有資格擁護正統,連皇上都無法與正統抗衡,除非他想做個昏君,除非他要好不容易才穩固下來的江山生出內亂,給外邦可乘之機。

    皇上都敵不過文臣們擁護的正統,兒子真如實傳達皇上的意思,因為沒有證據,眾臣不會信的,就算信了,他們也會搬出正統禮法反對,堅定地擁護太子,包括顧首輔、曹勛,都不會因為姻親關系便站在兒子這邊,名不正言不順地跟全天下的文人百姓作對。

    總而言之,不管兒子說不說,繼位的都只會是太子。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說?不光會連累整個寧國公府,連原本可以就藩當個富貴藩王的二皇子都可能因為卷入皇位之爭,或因病橫死宮中,或被安個串通寧國公府蓄謀篡位的罪名。

    三日后,李雍將審問的結果報給了曹皇后與小皇帝,先帝死于藥性相克,其中并無任何陰謀。

    曹皇后與內閣商議后,罷免了兩位太醫的官職,另將通元真人發配充軍,就此結了此案。

    一個月后,小皇帝舉辦了登基大典,稱乾興帝。

    第53章 “照顧好王爺,也照顧好自己。”

    國喪二十七日,當十二歲的乾興帝舉辦完登基大典,整個京城也終于從先帝駕崩的沉重氛圍恢復了過來。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文武百官們都在觀望著曹太后與乾興帝的下一步舉動。

    曾經的太子今日的乾興帝,在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后,終于也開始擺起皇帝的譜來。

    他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二皇子。

    乾興帝永遠不會忘了那日在南苑,父皇把李顯賜給二皇子做伴讀時給他帶來的驚嚇,那晚他惶恐難眠致使大病一場,讓滿朝文武都看了他的笑話。

    乾興帝不會怨恨自己的父皇,因為怨恨了也沒有用,他不可能對駕崩的父皇有任何不孝舉動。

    二皇子便成了他發泄怨恨的最佳人選。

    “母后,朕想把二皇子廢為庶人。”乾興帝先跟曹太后提起了他的打算。

    曹太后失笑:“胡鬧,他又沒犯什么錯,你有什么理由廢他?”

    她也看二皇子不順眼,二皇子活著一日,她都會記得先帝動過廢她兒子的念頭,甚至已經有朝臣暗中支持二皇子了。在這種情況下,曹太后巴不得二皇子早早死掉,可就算她現在貴為太后,兒子貴為皇帝,母子倆也不能為所欲為,做什么事都得師出有名。

    乾興帝不高興道:“不能廢,難道以前的事就這么算了?”

    曹太后柔聲道:“以前有什么事呢?你要記住,你父皇只是把李顯調到他那邊了,此舉沒有任何深意,你從來都是先帝心中不二的儲君人選。不過,既然你已經登基,也該給你二哥封王了,再選一處合適的藩地。”

    乾興帝心中一動,立即叫宮人取大夏十三省的輿圖來。

    除了沿海諸省,其他各省都是越靠近邊緣越窮,再按照這幾年的稅收算,西南緊挨著云南的貴州乃十三省中墊底的,據說那地方多深山惡水,很多村落的百姓還都是蠻夷之人,連官話都不會講,大字不識一個。

    乾興帝指著貴州下面的黎平府,幸災樂禍道:“就這里吧,朕封他個黎王當當。”

    送二皇子去個苦地方,如果他自己命短病死,可就與他無關了。

    曹太后:“封藩乃大事,還是要聽內閣諸位大臣怎么說。”

    乾興帝心想,他是皇帝,封二皇子完全是皇族的私事,哪個閣老敢反對,他就換人。

    次日早上,以顧首輔為首的五位閣老來乾清宮奏事,商量完急需處理的政務后,乾興帝提到了二皇子的封藩。

    閣老們都是人精,只看乾興帝為二皇子選的藩地,就知道小皇上還為去年南苑之事耿耿于懷。

    因為一個少年王爺的就藩確實無甚緊要,他們犯不著為此惹乾興帝不快,免得被太后母子忌憚他們有心支持二皇子。

    顧首輔與李家是姻親,李顯又在二皇子身邊做伴讀,他就更不好反對了。

    此事定了,乾興帝心中很是痛快,派人將二皇子、李顯都叫了過來。

    他先宣布了封二皇子為黎王之事。

    年僅十四歲的新任黎王跪下道:“謝皇上隆恩,臣到了封地,必定謹遵皇上所托,全力教化當地百姓、協助朝廷改善當地民生。”

    他清瘦俊朗的臉龐神色平靜,看不出憤怒,更不可能有什么喜悅之色,跟平時并無反常。

    乾興帝有一點點不爽,因為他想看黎王憤怒卻無能為力的可憐模樣。

    黎王的表現沒有讓他滿意,乾興帝將目光投到李顯身上,這次,他甚至都沒有隱藏情緒,直接冷笑出聲:“李顯,父皇在世時對你極其賞識,要你為二哥伴讀。如今二哥雖然要去貴州就藩了,可他依然年少,學業不可荒廢,你便隨二哥一起去貴州吧,繼續為他伴讀,也不枉父皇賞識你一場。”

    李顯跪下領旨:“臣遵旨。”

    簡簡單單三個字,再沒有別的話,就像當初太子懇求先帝要調他出宮,李顯也不曾做任何辯解。

    乾興帝就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屈感。

    等兩人退下后,乾興帝朝他最新提拔的大太監萬公公哼道:“看來,朕給他們的懲罰還是太輕了。”

    這位萬公公,是十八歲的小萬公公,他的干爹老萬公公早在先帝下葬之后,便主動請辭回鄉養老了。

    古往今來,對舊主過于忠心之人,肯定不會受到新主的重用,與其留戀權勢最后被人安個罪名排擠,不如自請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