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在這篇通篇拉丁語的文章中我們作為翻譯者,對一些內容進行了縮減,譯文中所有出現的“人們”、“任何人”等,在原文中全部為“自由人和奴隸們”。古羅馬社會非常重視奴隸制度,將奴隸主和自由人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身份。因此,在古羅馬語中沒有一個單一的詞匯可以統稱奴隸主和自由人。 這個縮減決定會引起爭議,但翻譯團隊認為這樣做可以減輕讀者在閱讀作品時的壓力,盡量避免陷入我們現代人無法完全理解的在當時嚴格維持的自由人與奴隸之間的區分。我們希望讀者能夠從這篇寫于兩千年前的文本中,體會到原作者(我們可以直接稱之為茱莉亞)所傳達出的,跨越時空和國度仍能被理解的文字文學和浪漫愛情的意境。 文中所說的維蘇威斯山(Vesuvius)在我們今天更為熟悉它叫維蘇威火山。在古羅馬時期,維蘇威斯山是羅馬帝國境內最著名和最活躍的火山之一,它位于現在的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靠近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等古羅馬城市。 維蘇威斯山在公元79年爆發,也可以按古羅馬人的紀年稱為AUC832年,這次爆發導致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等城市被火山灰和熔巖掩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成為古代羅馬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茱莉亞的文字記錄在了莎草紙之上,卷藏于赫庫蘭尼姆已挖掘到的最大的地下圖書館藏室里。由于火山屑碎的掩埋,這使兩千年前的文字得以保留在高溫碳化的莎草紙卷軸流傳到現代。如今,借助多光譜成像技術我們得以識別黑炭上的文字,所有被保留下來的茱莉亞的莎草紙卷軸真跡按順序編排成冊就組成了這樣一本書。 然而,自1750年該圖書館被發現以來,其館藏的卷軸就經人為損壞、私人交易、國家轉贈而減少不少,茱莉亞所寫的卷軸是否有遺失我們也無法估計,最后一冊究竟是不是她所寫的最后一卷我們也無從得知。